內容簡介 表達性藝術治療(EXPRESSIVE ART THERAPY)由於其多采多姿(繪畫—沙遊—音樂—舞蹈—戲劇—心理劇—家族排列—曼陀羅)之媒才樣貌,由外表而內在(身體—心理—宣洩—直覺—超驗)的體驗性介入等特質,逐漸取代長久以來用藝術治療(ART THERAPY, AT)涵括處理人類情緒及心理困擾之趨勢。而從內容上來區分,包括以視覺感受為主的繪畫—沙遊—曼陀羅治療、綜合性感官為主的音樂—舞蹈—戲劇治療,以及內在心理與心靈體驗為主的—明心(靜坐)療法—心理劇—家族排列三種主要模式。 21世紀以來之心理治療,由於科技進展所造成之心理與心靈溝通之可能日增,使得20世紀所習用的口語式心理溝通與助人者為主體之協助模式,亦逐漸受到質疑! 如何在處理心理問題時,能兼容包括生理—心理—心靈以及口語與非口語之經驗於一爐,乃成為當代心理治療之最新挑戰。 本書之特色乃在介紹各項最新趨勢之重要理論與實務作法,以便學習者與工作者都能稍窺這一新系統之堂奧,獲得表達性藝術治療之精華於本書中。詳細資料ISBN:9789571182674 規格:平裝 / 484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3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心理勵志> 心理諮商/治療  內容連載第五章    音樂治療(MUSIC THERAPY) 壹   理論介紹 前言     先前在電視媒體上報導過有民間團體透過精神科醫生和音樂工作者的親身體驗,證實聽音樂,確實有助民眾平復哀傷情緒。例如:女歌手梁靜茹的「分手快樂」一曲已被專家證實,該歌曲的確有療傷作用,適合處於情傷的人來聆聽。另外,像江蕙的「家後」讓生活歷練豐富的老夫老妻在聆聽後為之動容;馬修連恩的作品「狼」,營造出有如置身大自然的情境,一樣有幫忙抒解壓力的功效。在眾多的歌曲之中,有快樂的、悲情的、舒緩的曲風,而這些各式各樣的音樂確實能在特定的情況下安撫人心、療傷止痛。音樂本身多樣性和豐富的特質,極易為人類心理和生理所接受,可以強化人類原有的生理和心理功能而達到治療功效,且不具威脅性和副作用。德國科學家研究發現,有一定音色、音量、頻率和時間間隔的聲音能夠抑制癌細胞生長速度。他們在研究中還發展出全新的古典音樂作曲法,利用全新的聲音形成技術、電腦控制分析與合成技術使音樂能夠應用在醫學領域之中。目前,由微宇宙音樂實驗室所創造出來的微宇宙音樂,依據宇宙自然諧和律所設計而成,被視為當前具有療效的音樂處方。     用音樂來祛病強身的作法無論古今中外早已行之有年。自古以來音樂即是傳達訊息、互相交流的工具,有時更被當作是聯繫更高層次心靈的管道,或作為戰場上鼓舞士氣之用,有時亦作為道德教化功能,更有撫慰心靈、表達情感的效果。古人深信透過音樂、韻律、節奏、吟唱可以恢復身心的平衡,大多數人也都相信音樂可以安慰人的心靈。這樣的信念從音樂在醫學和心理治療領域的廣泛應用和令人振奮的臨床治療效果獲得了最有力的證明。從古希臘羅馬、中世紀、文藝復興直到十九世紀末歐美國家的文獻中,發現到大量關於音樂與生理、心理健康的論述、試驗和報告。以下將就其定義、歷史發展、主要方法與內容及活動案例逐步介紹。 一、定義     根據音樂國立音樂治療協會(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MUSIC THERAPY)在1977年對音樂治療所下的定義;把音樂的成就當成治療的目標,利用音樂達成恢復(RESTORATION)、保持(MAINTENANCE)及改進個體心理及生理健康作用,以使個體在行為上帶來良好的改變。看完整內容連載 特惠贈品 載入中...$(DOCUMENT).READY(FUNCTION(){ VAR OPT_MODULE_ID = "M201101_0_GETGIFTINFO_P00A400020005";//模組編碼參數 VAR OPT = NEW ARRAY(3);//參數資料變數 OPT[1] = NEW ARRAY(); OPT[0] = "GETGIFTINFOAJAX1";//CLASS NAME OPT[1][0] = "0010758889";//ITEM OPT[2] = "M201101_058_VIEW"//TEMPLATE VAR M201101_0_GETGIFTINFO_P00A400020005 = NEW AJAX_PRODUCT_SHOW(OPT_MODULE_ID,OPT);}); 主題活動【LET'S LEARN】五南暢銷展,66折起